他们在湄公河、澜沧江沿岸行走,用艺术思考人与自然|环球视讯

2023-05-05 06:02:54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艺术家李有杰进入澜沧江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橄榄坝段,取出一杯江水,然后跨越3000公里,将其倒回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澜沧江源头出水处——扎曲达瓦。

这一段被命名为《澜沧江归水记》的行为影像目前正在北京中间美术馆展出。取水-行走-倾倒,艺术家郑重其事但并无“意义”的行为,让人联想起神话里的西西弗反复将巨石推向山顶,沉默而荒诞,但又有种莫名的神圣。

4月29日,由北京中间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林书传策划的展览“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在中间美术馆启幕。作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发起的首届泛东南亚研究序列的第7个项目,展览集结了中泰艺术家沿着跨越边界的同一条河流上下游两次行走进行的实地创作。


(资料图片)

策划人林书传基于自己在东南亚区域长期考察的经验,面对在繁杂的区域生态中找到与我们相关且相对有效的问题本身,提出将湄公河作为该项目的切入口,并上溯河流的源头澜沧江。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是流经赞米亚高地(zomia)最重要的大河,途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国家,这里也是拥有世界上最多元人文、历史、信仰、生计方式的跨文化区域,在这片遍布高原、山岭、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的崎岖地貌中,河流成为沿岸人群聚居并发生复杂交往的共享地界,这是一个既可以乘船长行至大海,又可以轻舟横渡到对岸探望亲邻的所在,因此也成为生活在这个区域中的艺术家们最显而易见的创作场所。

策展人林书传导览

4月29日下午,林书传在展厅现场为观众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导览。据他介绍,本次展览邀请了多位生活或曾经生活于泰国北部的艺术家与工作生活在云南(昆明、西双版纳)区域中的中国艺术家,通过一条河流上下游的两次不同的行动来进行相应的在地性表达。艺术家通过在湄公河、澜沧江沿岸的居住与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完成关于河流在地性问题的即兴讨论与创作,并生产影像、图片、文字等可被展示的“作品”,在展示空间中达到一种文献与作品的共同生长状态。

资佰 《我的Mekong》(2008-2023) 系列摄影

资佰 《我的Mekong》(2008-2023) 系列摄影

资佰 《我的Mekong》(2008-2023) 系列摄影

自2008年起,艺术家资佰以故乡西双版纳为起点,对澜沧江-湄公河的中下游地区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和创作。15年见,他先后拍摄了中国境内的西双版纳河段、从西双版纳溯流而上的普洱、临沧、大理、保山、怒江直至香格里拉区域,以及缅甸老挝交界的湘公河流域、泰国北部的金三角区域等下游河段,其作品记录了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日常,并见证了十余年间的发展与变化。

作品以艺术家“在场的”和“回乡的”情节来找寻其心目中的故乡:童年的味道,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融入到生活点滴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山地民族万物有灵的崇拜和对自然的敬畏……据林书传介绍,其实艺术家有大量的影像作品,此次展览只是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一种文献的、纪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展陈形式显得更加立体丰富。

策展人林书传讲解秦红艳作品《拓印森林》

艺术家鸿雁(秦红艳)的作品《拓印森林》从展厅天花板悬垂而下,仿佛一条由姿态各异的树叶形成的斑斓河流。林书传介绍,秦红艳在澜沧江附近的森林里搜集不同植物的叶片,通过摺染的工艺,将树叶的形状、颜色、脉络拓印在布上。如是,草木的生命转移成了色彩的生命,艺术家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了对自然、对生命、对色彩、对美学的解读。

策展人林书传讲解常雄的作品《湄公图记》 (2017-2021)

艺术家常雄的作品《湄公图记》铺陈了一面展墙。这些作品主要以绘画为主,也包括部分行为图片和视频。它们都与澜沧江-湄公河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一部分是在澜沧江流域行走时的现场绘画和就地取材的行为记录,一部分根据对澜沧江流域的感受和印象而创作。

林书传说:“现在我们在当代美术馆里能见到的写生绘画类的作品其实已经不多了,通过这个作品,我们不是要去看如何表达山,表达水,而更多的是去体验艺术家在河岸边写生时的精神状态。”

展厅现场

《湄公河声音——景洪》是此次展览中唯一的声音作品。艺术家罗菲通过漫步和聆听,记录下了城市的声音。其中有白描式的叙事片段,表现当地人的市井生活,如江边戏水的孩童,傍晚在古井边汲水的村民,喧闹的农贸市场,烹饪时锅碗瓢盆的碰撞……有虚幻与紧张的氛围,如巴利语和傣语的寺院诵经,鼓楼的回响,江水冲刷鹅卵石的声音……有江边涵洞里爷孙俩的对话,采石场和电钻工作的噪音,景区里孔雀的嘶叫,还有本地餐厅里的喧嚷,人们时而唱着傣族歌曲,时而唱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内地的流行歌曲。最后,在鼓点、雨点与江水的交织声中,湄公河的画面渐渐远去。

林书传说:“这里面有河流的声音,有动物的声音,也有河岸上人们的声音,一切聚合在一起,构成了用耳朵可以听见的河流的状态。因为河流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一种存在,它还造成了人类的聚居,造就了一种人文的多样性。”

《湄公河的触摸》 2021 行为,录像装置

在春蓬·阿皮苏克的作品《湄公河的触摸》中,艺术家置身于湄公河的一处湍流,用一只手触摸湄公河的河面爬行。在这个河段,有许多被人们保护起来的岩石小岛,以供迁徙的鸟类和鱼类在此产卵。艺术家认为大自然需要人类的爱,通过对河流温柔的触摸,河水的流动同时也对艺术家的身体作出了回应。

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在展览前言里写道:“‘共享的河流’展以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湄公河为界面,上溯河流的源头澜沧江,以艺术家在地创作为方法,拓扑河流以及两岸的过去与现在,物理与精神生活,也可为理解当下提供一种路径。艺术家们的创作形成刻画这条全长近五千米的长河的多种色谱,给我们展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国家、民族、文化等建构而相互连通的生存经验、感受、诘问与反思。”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北京中间美术馆长期以来主要从两个工作方向展开当代艺术机构实践。一个方向是不断回到中国二十世纪下半叶的艺术与思想的现场中,认识和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挖掘在今天仍发挥着影响的意识线索、语言逻辑和艺术观念,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的学科建设作出持续的努力。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面向,是专注支持非商业性的艺术生产和思考,注重开展活跃的策展实验,借鉴文化研究的方法,用议题式的展览来及时把握今时今日重要的文化、社会和思想议题,与多个学科的出色学者一起,面向问题和现场,寻找合适的方法,参与全球领域关于相关议题的思考与争论。

卢迎华感慨道,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发起的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在过去三年中以序列研究展的形式逐步开展,在多重挑战下形成一种灵活有效的展览形式,坚韧地保持着与他者连接和对话的热忱。她说:“我们很荣幸成为这个序列展中的‘共享的河流’展的共同主办方,我们也共享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透过‘泛东南亚三年展’这个展览机制去与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在文化艺术的实践中促进交流和互动的愿望。在重启全球流动之际,我们应该以更谦卑也更好奇的心态去了解彼此,敞露心扉,建立有意义的联结,使边界在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领域中淡化直至消失。”

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最近更新